广东海洋综合执法队伍持续发力
严打涉渔“三无”船舶 维护休渔秩序平稳
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,维护南海伏季休渔良好秩序,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队伍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,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,共查处涉渔“三无”船舶1824艘,守牢渔船安全生产底线。
东莞支队扣押涉渔“三无”船舶
东莞:“三多三高”深入推进涉渔“三无”
船舶清理整治
东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锚定“遏制增量、动态清零”目标,会同各涉渔镇街和有关单位深入推进涉渔“三无”船舶清理整治,切实筑牢海上安全生产防线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26次,出动执法船艇405艘次、执法人员2279人次,巡航7800海里,检查渔船1046艘次,查扣涉渔“三无”船舶49艘。
一是多方联动,高位谋划。坚持将清理整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来抓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,压实属地管理职责。深入渔港码头开展督导检查,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,加强与海警、海事、公安及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林业等部门沟通协调,全面谋划协作事宜,强化执法配合,形成跨部门监管合力,为共同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是多点开花,高压严打。制定2024年度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工作实施方案,与渔船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有机结合,定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,不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强化海上、港口、岸线联合执法监管。海上,充分运用北斗定位系统、视频监控系统和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,实现“人防+技防”相结合,对全市渔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;港内,联合涉渔镇街推进渔船网格化管理,严厉打击利用涉渔“三无”船舶非法捕捞等违反休渔规定行为。
三是多措并举,高频管控。伏季休渔以来,东莞支队针对交界共管、违法高发等重点水域,紧盯“五一”节假日、凌晨、“黑色四小时”等重点时段,通过渔船进出港报告、“全覆盖”渔船检查、全时段视频监控、重大安全隐患排查等方式,对港内停泊渔船的消防救生设备、渔船通导设备、船名船牌标识、渔船安全检验等情况进行全面清查,及时发现渔船安全隐患,并对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坚持露头就打,形成震慑态势。
惠州惠东大队查扣涉渔“三无”船舶
惠州:把握海上执法新常态
保持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动态清零不反弹
全省开展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专项执法行动以来,惠州市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共检查渔港(停泊区)385个次、渔船1593艘次,查获涉渔“三无”船舶165艘(其中休渔以来查扣涉渔“三无”船舶20艘)。
一是海上巡查,加强日常打击。持续开展涉渔“三无”船舶清理取缔工作,强化对港口、岔口、岸线、船厂等日常巡查,严厉打击利用“三无”船舶从事“电、炸、毒”鱼、设置“绝户网”、违规偷捕等违法行为,涉及犯罪的坚决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。今年以来,通过“两法衔接”移交涉渔“三无”船舶涉刑案件4宗,移交犯罪嫌疑人7名。
二是港湾封查,开展联合执法。加强渔港摸排,详细掌握“三无”船舶停靠分布情况,制定清理整治方案,积极协调涉海部门和属地政府,开展“清港清湾”联合执法行动。岸上由海警、公安等执法人员维持秩序,防止不明真相群众阻挠执法;停泊点进出口由海事执法快艇驻守,防止“三无”船舶逃窜;港内由海洋综合执法部门会同乡镇政府派出人员登船检查,逐一核实船舶相关证件,依法查扣“三无”船舶。
三是科技协查,提高整治效能。惠州市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充分发挥渔船监控信息化优势,综合运用省、市、县三级渔船信息化监管平台和渔港监控系统,对管辖海域实施24小时监控跟踪预警,确保“三无”船舶及时发现并清理取缔。大亚湾大队开发“智慧海洋”系统,通过光电雷达、电子围栏和视频监控、平台中控等手段强化情报技术支撑,高效识别和跟踪“三无”船舶,协助一线执法人员精准打击“三无”船舶。
江门支队开展清理整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专项执法行动
江门:多措并举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
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
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(下称“江门支队”)按照省农业农村厅、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有关清理整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工作部署,全方位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,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,牢牢守住渔业安全生产底线。今年以来,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52次,查获涉渔“三无”船舶137艘(其中伏季休渔以来,共检查渔港码头34个次、渔船停泊点47个次、渔船135艘、船舶网具修造厂点6个次、市场3个次,查获涉渔“三无”船舶32艘)。
一是政府主导,高位推进。江门市政府办公室出台《江门市清理整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专项行动方案》,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,高位推动清理整治工作。江门支队成立工作专班。支队印发《2024年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工作方案》,进一步推动清理整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工作常态化,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。
二、宣传教育,强化引导。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活动,深入重点渔区渔村,组织渔民群众现场讲解清理整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等,印发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以及打击“三无”船舶宣传单等宣传资料。通过“入渔港、进渔村、上渔船”开展政策宣讲,引导渔民群众依法安全生产,营造全民共同打击涉渔“三无”船舶的良好氛围。
三是科技赋能,提高效率。开发涉渔乡镇船舶信息管理系统,将全市4845艘涉渔乡镇自用船舶纳入智能化系统管理,推进涉渔乡镇自用船舶有效监管,防范杜绝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套用乡镇自用船舶牌照逃避打击等问题。针对涉渔“三无”船舶藏匿位置隐蔽,执法快艇难以到达等情况,借助无人机对全市沿海岔口、停泊点进行巡查侦查,为精准打击获取有效情报。
四是点面结合,联勤联动。全市海洋综合执法队伍以渔船停泊地为点,实施“过筛子”排查,对涉渔“三无”船舶发现一艘,查处一艘;以重点海域为面,加强巡查力度,对利用“三无”船舶从事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。通过港口全面排查、海上精准打击、岸上围追堵截、空中无人机巡航等措施,持续保持对涉渔“三无”船舶的高压打击态势。